

对于所有奋战在一线的电建工人来说,冬天无疑是段难熬的日子。然而在露天的汽机厂房内,有一个人却始终汗流浃背,只见他脱下了厚重的棉衣,穿着单薄的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服,在汽机房6米层托运热网首站设备的现场,正在带领班组成员喊着号子拉倒链。他就是大唐滨州项目部汽机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公司辅机班长——常庆军。
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,2001年加入山东电建二公司,先后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安装项目、检修项目15个,总装机容量8320MW。14个春夏秋冬,5000多个日日夜夜,常庆军从一个初入社会的小学徒变成现在被大家公认的“拼命”班长。参加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十多年来,他亲力亲为、不惜力气,踏实开展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,用勤奋、扎实的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作风赢得了干部职工们的赞扬和拥护,并多次获得公司星级员工、优秀班长等光荣称号。
踏实肯干,勤学好问
刚进厂的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个头不高、身材瘦削,看起来“弱不禁风”,很多组长都不愿带着他干,但性格好强的他有着不服输的劲头,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同事们刮目相看。
他决定从最“微小”的事情干起。于是,每天早上当同事们陆陆续续到达班组时,总会看到地面已经打扫干净,暖瓶已经装满热水,这样一天不难,难的是一直坚持下去,虽然只是一些小细节,却足以看出他的毅力,用他自己的话说“刚进厂的小徒弟,勤快点没坏处”。
施工中,脏活累活他也抢着干,抬管子、砸螺栓,从没见他叫过一声苦,喊过一句累。对于刚进厂的小徒弟来说,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的求知欲非常重要,常庆军总是带着各种疑问和好奇,遇到不懂的或感觉不合理的及时请教师傅,老师傅干着他全神贯注地看,老师傅讲着他聚精会神地听,老师傅指导着他不惜力气地干。凭借着自身的努力,他成长得很快,师傅们对他的印象也有了360°的大转变,“小常不但认干、愿意学,还有一股聪明劲儿,好好教教肯定有前途”,老师傅们开始手把手地教起这个爱学习的小徒弟。仅仅两个工地,基础测量、泵体检修、中心调整这些设备上的核心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都被常庆军学到了手,他也从小徒弟升级为了组长。
冲锋陷阵,迎接挑战
说起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的光辉战迹,不得不提济宁项目循环水泵的抢装。两台机组的六台循环水泵,从基础铲制、设备拖运到最终达到试运条件,他带领两个小组仅仅用了18天时间就圆满完成了任务。在这期间他没有睡过一个午觉,一天连续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十三四个小时,连吃饭都是在现场。18天,他们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为机组按时并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,得到了业主、监理的极力赞扬,从此他也被冠以“拼命老常”的名号。
2010年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被任命为汽机辅机安装班长,先后负责了农六师、渠东、哈密等6个项目的辅机安装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,在大唐滨州项目更是一人负责辅机、调速两个班组的施工。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越多责任越大,更多的挑战不但没有让他退缩,反而让他更加充满斗志。从来到项目工地的那一天起,他就每天蹲守在现场,核对图纸研究辅机、调速设备安装就位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,全面考虑、统筹策划,一天也没有停下来休息过。
精细管理,各尽其才
对于班组管理,常庆军也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方法。为提高班组成员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积极性,他经常自行组织班组劳动竞赛,每月底让班组所有成员评选出优秀人员,通过奖励来增强全班的劳动积极性,在班组中形成“比、赶、超”的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氛围,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近年来,大量80后、90后加入到汽机安装一线队伍中来,职工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,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所在的班组,30岁以下的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就占到了全班的80%。如何才能管理好这支年轻的队伍呢?经过反复思考,他决定从思想和技术两方面同时入手。一方面利用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之余和年轻员工“拉家常”,用老员工的事迹教育他们:只要肯吃苦、肯努力,在平凡的岗位也能有作为;另一方面,他在班组中组织“一对一”结对子,老师傅帮扶小徒弟,并根据员工的性格、特长,有侧重点地进行培养,使得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,做到人尽其才,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。
平易近人,热心帮扶
身为班长,常班不摆架子,时刻践行自己“当骨干、冲前线、做榜样”的誓言。在平日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生活中,他是大家公认的“热心肠”,每当有人车子扎胎首先想到的就是常班,他不仅把他“小金库”里的工具供人使用,很多时候还亲自帮忙补胎,帮人理发、修洗衣机等事更是不胜枚举。当班组成员有情绪波动时,他能够陪同身边,一起分析情况帮助解决;他也会在班组员工身体不舒服的时候,递上一杯热水,叮嘱其注意休息,并帮助他一起完成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。还有许多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生活中的细节,大家都历历在目、铭记在心。
这位朴实的“拼命班长”,总是带着这股プレイオジョ 出金 遅い热情,在项目一线拼搏战斗,14个春夏秋冬,14年的风雨磨练,他用14年的付出抒写着对电建事业的热爱;默默无闻地传递着电建人的无私奉献,传递着电建人勤劳朴实,传递着电建人的正能量!